Dry 是屍大附中的棋王,他下象棋所向披靡,他的 個同學都被電得苦不堪言,只有 Wet 與他不分軒輊,但還是都敗下陣來。於是,他們聯手設計一場象棋比賽,想把 Dry 幹掉。
這場比賽的賽制為「乾濕瑞士制」:
贏棋得 2 分,和棋得 1 分,輸棋不得分。總共比五輪。紅棋先行(等同於執黑棋者讓一先)。
因為 Dry 班上人數是偶數,所以不會有輪空的情形。
每個人都有初始的腦力值,但因為實力(腦力)差距懸殊,他們還要求依段位差距讓子、讓先。每顆棋子的價值不同,分別為:
象棋段位最低為 13 級,1 級後則升段,由初段至最高八段,但因 Dry 實力太強大,於是他有可能是九段棋手。
若兩人段位相同,編號小者執紅棋(編號大者讓一先),每差一級或一段,則段位較高者多讓一先。
例:五段棋手需讓二段棋手三先,也就是開局時二段棋手先下三步再換五段棋手下。
因為讓超過三先太難取勝,所以最多只能讓三先。若讓超過三先,則以讓子取代。
例:五段棋手需讓初段棋手四先,改為五段棋手讓傌並執紅棋(即初段棋手讓一先)。
若讓馬三先(即為讓馬外加讓三先)還不夠,如九段對初段,則讓下一種棋子,即讓炮、執紅棋,依此類推。讓子順序如下:
傌(馬)
炮(包)
俥(車)
雙傌(馬)
九子(雙仕、雙相、五隻兵)
俥(車)傌(馬)
俥(車)炮(包)
俥(車)傌(馬)炮(包)
完整讓子、讓先順序為:
讓一先
讓兩先
讓三先
讓傌、執紅棋
讓馬一先
讓馬兩先
讓馬三先
讓炮、執紅棋
讓包一先
...
依此類推,唯獨讓九子不讓先、只執紅棋。
在每輪比賽開始前,每位棋手會先失去等同於他讓的子、先的價值的腦力值。腦力值最多只會扣到剩 0,剩下的賽程該棋手會以無腦的方式下棋。腦力值較大的棋手將贏得該輪比賽,低的人則落敗;若兩人腦力值相等則和棋。
每輪的賽程會將棋手依腦力值由大到小排序,兩兩對戰。若腦力值相同則依編號由小到大排序。
請模擬賽程,算出 Dry(編號 1)、Wet(編號 2)與他們的同學在賽事結束後的總得分與剩餘的腦力值,以及 Wet 是否成功如願打敗 Dry 成為新的棋王。
因為 Dry 和 Wet 可能不只對戰一輪,所以用最後一次的勝負(和)判斷誰是棋王。